从小我就被家人老师朋友归类于理工男/技术宅,我自己也在直接间接的强化这个标签,比如高中分科嫌物生娘炮选了物化(最后高考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实际上我的数学只好到初二之前,那之后数学就总是我考试中的拖后腿科目,我对数码的兴趣也全部止步于消费品级别,更深的自研diy领域我一项也没有涉足,到年初组建新家流媒体系统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从未并且永远不会像那些我看的文章作者一样开发一个自己的刷机套件,我的全部快乐来自于搜罗和对他人成熟研究的复现,我不是一个有独创性的人,至少在技术领域没有,艰难的接受了这一事实,这个在中式西式古典后现代任何语境里都是褒义的品质与我无缘后,我发现我和技术流的缘分已尽。
我厌恶坐在屏幕前机械重复代码,但我也不喜欢钻研更优化的算法;我曾经对古典理性和技术决定论满怀热情,但在大学又被我渐次抛弃;我似乎有过的对于深度学习的热情也辄止于弄清了机器学习的原理, 如今看来和我当初搞清咖啡器具分类的喜悦无甚差别。好在如今这个世代似乎也不怎么善待技术人员了,预感大洪水要到来,除了研发主力永远吃香,剩下这些非军工行业的算得上是新时代匠人的代码专家们,免不了要经受一波待遇缩水和结构优化了。
既然真的与技术二字无缘,计算机专业四年将毕业的我又该往何处去,我已经连找一个技术岗位谋生都不想待了,技术岗离资本太远,变数太小,银根缩紧的年代里,非大厂应届生的待遇压力也大了不少,大厂在没有新的蓝海和技术迭代的情况下平地内卷,薪酬暴涨工资倒挂,多少沾点回光返照末日狂欢的味道。眼下互联网行业和我缘分将尽,传统行业更是万万去不得,眼下只有脱实向虚,去市场/营销/运营岗了,摆脱理性与人性的束缚,把人完全客体化物化以后,在网络上亚文化群体心理分析领域自认有一手,多年冲浪撕逼更是不曾落过下风,然而利用人性洞察让别人掏钱是另外一回事。
大洪水真的来临的时候也许可以尝试一下向小组织领导转型浑水摸鱼,但一切还得等待条件就位,在此之前,我真的能靠嘴皮和洞见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吗,我有睡群租房顿顿外卖加班到深夜的觉悟吗,比起家人力主让我留在南京在科技园找份代码工作,生活质量下降不少,成本却不见得低,既然无法留在本地也无法工作生活balance享受舒适的小资生活,与其夹在入世出世之间纠结,既无法安稳治学也无法放下世俗渴望,不如搏一搏,赢了香车美女,输了回来卷编制